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兰却加教授发现吐蕃时代最早的铜钟

铜钟局部及清晰的文字
近日,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却加向天祝广播电视台记者公开出示了由他发现的吐蕃王朝时代的一座铜钟,据他研究考证后认为,这座原保存于华 锐地区古石门寺的铜钟比现存吐蕃时代的二十多个铜钟或石碑年代还要久远,属于最早铸造的一个,特别是铜钟铭文对于研究吐蕃时期早期藏传佛教的传播、以及当 时的王室斗争等历史增添了新的文本佐证。
       他的研究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国内外藏学界的关注,称其为一 “令藏学界惊叹的重大发现”。
    这座古钟为铜合金铸造,重量为168公斤,高约54公分,钟口直径为52公分,钟座直径为40公分,整个铜钟形呈六瓣莲花状,花瓣尖端绘有虎头纹,铜钟表 面绿绣斑驳,尽显其历史之久远和沧桑,但上面铭刻的文字和图案仍清晰可见,经兰却加教授仔细辨认后确认其为吐蕃时代的古藏文,上面的内容透露出铸造该铜钟 的前因后果,铭文大意为“为吐蕃神圣赞普赤德祖赞及王兄之无量功德特发祈愿,尚伦臣拉扎加来父子特为者龙甘丹兴庆寺供奉大口铸钟一座,祈愿获得其无上妙果 为施主及一切众生之菩提善根。本钟由夏贡※※书写铭文,比丘僧人切真铸造”,铭文包括祈愿对象、供奉施主、供奉之地、祈愿祝词、祈愿文字书写人、祈愿物制 造者等六部分,除去书写者的名字模糊不清外,其余文字清晰可显,也清楚地交代了本铜钟铸造的来龙去脉。用辞简洁明了,短短几十字之内竟涉及上至赞普、下至 铸铜者的人物就达六人,因而包含着吐蕃赞普时代特别丰富的历史信息。
兰却加教授

    兰却加教授广征博引,通过查证各种历史文献记载研究后认为:此钟大概铸造于公元712年赤德祖赞(khri lde gtsug brtsan704-755)(为松赞干布之重孙)继吐蕃王位之后不久。而供奉于西藏的桑耶寺、昌珠寺、扎叶尔巴寺的三座古钟均铸造于公元779年之后, 且早于现存的吐蕃时期的纪功、颁赏、述德等各类金石铭刻,因此可以断定这座铜钟距今已近1300多年,属于现存吐蕃王朝时期最早的历史遗物。这个铜钟的原 本供奉之地为 “者龙甘丹兴庆寺”,“者龙”为藏语(jag rong),为华锐地区“六谷部”之分支地域。
    兰却加教授经过大量考证和实地考察后认为该寺即为安多地区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石门寺的前身,早在建立桑耶寺之前,华锐地区已经有佛教寺院,并且还有出家僧 人,他认为此钟的发现对吐蕃时期佛教的传播途径提供了新的历史凭证。而此前藏族史籍记载和藏学界一至公认为藏传佛教最早的寺院是西藏山南的桑耶寺,“七觉 士”为最早出家僧人,吐蕃时期的铜钟或石碑的供奉地也皆在西藏。
    该铜钟是兰却加教授2009年在古玩文化市场上无意发现并淘来的“宝贝”,据他推测该铜钟早在宋元时期就已从石门寺流失于民间。兰却加教授是西北民族大学 古藏文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凭着对古藏文的深厚研究功底,他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对铜钟的铭文展开潜心解读后,研究成果发表在《西藏研究》(藏文 版)2011年第一期刊物上。论文发表后,受到了藏学界的极大关注,著名藏学家、西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识活佛看到铜钟和论文后认为此铜钟的发现 意义非凡,对藏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极有可能改写或重写藏族历史”,他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資料來源藏人文化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