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達賴喇嘛:《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

作者:法廣



一位全球知名、備受擁戴的世界宗教領袖提出一種方式來超越宗教,以道德、幸福、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心理訓練為主,為培養關鍵的人類價值觀提出了一個方案。

他曾經說過:人與人間即使對和平單純的需求都變得越來越急迫……今日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而相互依賴程度卻越來越高,一個國家的問題,不再能夠完全由本身解決就可以的。因此,如果對世界和平沒有責任認知,而一味只考慮到自身生存,反而將會變成對別人的威脅。

提出上述觀點的就是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他在與亞歷山大.諾曼合著的新書《超越生命的幸福之道》中認為,世界和平的基礎在於:對他人所遭受的痛苦,我們 也應設身處地感同身受。敵人之所以與我們為敵,其動機完全是出於追求自身幸福而起。因此,我們也必須體認,一切眾生所要的都是相同的。唯有經由人與人互相 的關懷體諒,才是引領我們走向達到真正了解、以及自在的大道。

本書也為我們展現了不一樣的達賴喇嘛。每當我們聽到達賴喇嘛這四個字的時候,總是與宗教扯上關係,這次,達賴喇嘛用超脫的精神,告訴我們在宗教之外,有著更為普世的道德價值。

他認為,對於世界上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應該更深切地互相了解及尊重,基於這個觀點,他不斷宣揚相互信任與包容的重要,並強調愛心、悲心及慈心的彰顯以及對世界大同的責任。

這樣的關懷可以具體在書中觀察到,而本書也並非是宣揚宗教的書籍,而是一種人生態度的展現。從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與互相關懷,才是超越宗教的巨大力量。

本書分為「新世俗道德觀」和「修心養性」兩部11章,達賴喇嘛在本書「引言」部分說,目前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經濟較富庶的國家都同樣有諸多難題,包括愈 演愈烈的社會問題—酗酒、藥物濫用、家庭暴力、家庭瓦解;世人為孩子、教育,以及世界的未來憂心忡忡。現在我們也意識到,人類的活動可能正危害著地球,且 已瀕臨無法挽回的地步,如此威脅,更加深了世人的恐懼。此外,匆忙的現代生活,導致壓力、焦慮、憂鬱,以及益發強烈的孤寂感。

顯而易見,我們人類現在的做事方式,嚴重缺少了某樣東西,只不過這少了的東西是什麼?作者認為,根本問題在於,無論在哪一方面,我們都太過於專注身外事物,卻忽略了道德與內在價值。

達賴喇嘛接著解釋本書中闡釋「內在價值」「慈悲心」。他說,事實上,「慈悲心」是所有人都會在他人身上欣賞的特質,而想擁有這些特質,乃是人類的天性,也 是世代傳承下來、身為動物的生物本能,因為我們唯有在關懷、情愛、體貼的環境下,才得以存活下來,並且成長茁壯。這種本能,一言以蔽之,也就是「慈悲 心」,而其本質,是想消弭他人承受的苦難,以及增進他人福祉。其他所有正向的內在價值觀,皆起源於這項心靈圭臬。誰都會欣賞別人展現出仁慈、耐心、包容、 寬恕、慷慨等內在特質;同理,沒有人會喜歡別人表現出貪婪、惡意、憎恨、偏執等行為。由此可見,主動提昇人心的正向內在特質—其根源為人性深處的慈悲傾向 —以及學習消除自己的破壞性習氣,將是人皆讚賞的一件事。而這種強化內在價值觀的行為,首先受惠的對象,毫無疑問就是自己。反之,倘若忽略自己的內在生 活,受害的也是自己。我們在當今世上遭遇到的許多嚴重問題,皆因忽略自心而起。

達賴喇嘛認為,光靠制訂新法律、新規定,勢必無法解決當前的問題,問題根源終將回歸到個人層面。對欠缺道德觀與品格操守的人來說,再多的法律、規範都是不 夠的。只要我們重視的是物質層面的價值,那麼不公不義、道德敗壞、心胸狹窄、貪得無厭等等,一切忽略內在價值的外顯行為,將永難消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